• 首页
  • 本馆概况
    本馆简介 馆领导 组织机构 专家委员会
  • 资讯
    通知公告 动态新闻 媒体报道 艺博巾帼 · 她力量
  • 展览信息
    当前展览 历史展览 数字展厅 图录
  • 馆藏信息
    馆内藏品
  • 公共教育
    讲座预告 讲座回顾 工作坊 游于艺
  • 参观服务
    参观预约 交通信息 馆内设备 导览服务 配套服务
  • 支持与加入
    捐赠 志愿者 招聘 博物馆之友

本馆概况
资讯
展览信息
馆藏信息
公共教育
参观服务
支持与加入
首页  展览信息  历史展览

展览信息

  • 当前展览

  • 历史展览

  • 数字展厅

  • 图录

  • 尘光: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诞生

    时间: 2019.12.20 ~ 2020.08.20

    地点: 四号展厅

    简介: 【介绍】展览回顾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设计与建造历程,再现工地场景,并展示创造性记录的实验成果。展览自档案资料入手,由具象的设计图纸、摄影作品及纪录影像,逐渐拓展至具有现代气息的综合材料作品,更开启了关于艺术与历史之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摄影 / 郎水龙

    查看详情 >>
  • 国之光——从《神州国光集》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时间: 2019.09.08 ~ 2019.12.25

    地点: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厅二

    简介: 本次展览以近代图像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为线索,以近百年来中国绘画知识的公共化为背景,集中展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出版成果和意义。  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是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亲自批准、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海内外文博机构与学者积极参与的一项规模浩大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中国古代绘画寄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梦想,是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大系”项目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现存的中国历代绘画作品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整理、考证、研究和出版,并通过展览与体验,使观众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大系”纂辑以时代为单元,计分“先秦至汉唐”、“宋代”、“元代”、“明代”及“清代”五卷,总计约208册,收入作品12250余件。

    查看详情 >>
  • 中国与世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新获藏品展

    时间: 2019.09.08 ~ 2020.01.12

    地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厅一

    简介: 1832年,当耶鲁艺术馆建立其收藏时,其所获得的藏品,是百余件当代油画。1895年,当哈佛大学启动其收藏时,它所获得的,是数件当代雕塑。今天,在社会友人及校友的慷慨支持下,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于开馆之初即获得657件古代及近代的艺术收藏,地域覆盖中国、亚洲与西方。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收藏的建立,将以“中国中心、全球脉络”为原则展开,其目标是为广泛服务于浙江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及相关学科的专业教育,为使学生从文明互鉴的角度,增进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与热爱,同时培养其多元文化胸怀。一方面,我们将利用这些藏品开办展览、辅助艺术史教学,帮助师生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另一方面,我们将中国艺术置身于世界历史的脉络中,可以从更广阔地视角全面、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文化。 本次展览展出的,是2014年迄今我馆新获的部分藏品,它们构成了我校珍贵的教学资源。其中中国艺术品全部来自捐赠,展品的时间跨度从唐代至二十世纪中叶,內容涉及书画、碑刻、瓷器、漆器、金铜造像等。外国艺术品主要来自购藏,以日本古笔切和明治以来汉风书法为主,兼顾文人画和版画。 建立全文明的艺术史教学收藏需要数代人持之不懈的努力,长期以来关心和慷慨支持我馆的师生、校友及社会友人为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的开明、远见与慷慨使得本展览得以呈现,为此我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并将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里程碑上。 《唐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唐大历十二年(777),左侧残高112厘米,右侧残高133厘米,宽约95.5厘米,厚约40厘米,林霄、陈钦夫妇及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捐赠 御愿经 《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卷下》(局部),日本奈良时期,神护景云二年(768),纸本墨笔,纵27厘米,横1056厘米。

    查看详情 >>
  • 汉唐奇迹之北朝记忆——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壁画数字化展览

    时间: 2019.09.08 ~ 2019.12.31

    地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厅三

    简介: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区南部高地。墓葬坐北朝南,地面残留夯筑坟丘。 2013年6月,山西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对已被盗掘的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联合实施抢救性考古发掘。7月至大量壁画出露后,邀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数字化团队配合考古发掘进程,利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壁画数字化科学记录,实现在数字世界永久存储千年前壁画面貌的梦想。 这是中国墓葬壁画首次在出土同时实施全面数字化信息记录的成功案例;是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首次配合考古进程分四个阶段进行墓葬壁画田野信息采集,并在实验室计算整合,形成原真数字档案的案例。 该墓墓室圆角方形,墓道残长达31米,墓室、墓道满绘壁画,是迄今发现保存壁画面积最大、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北朝壁画墓。壁画面积总计250平方米。壁画内容主要有:墓道北端墓门之上的门楼庭院图;墓道东西两侧壁面分四层、对称布局的侍卫图、将领图、校猎图和升仙图。考古学家初步推断其为东魏至北齐早期高氏政权中的顶级权贵墓葬。 九原岗壁画的发现和数字化保护,为我们了解北朝晚期的文化与艺术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壁画生动地记录了中国绘画写实技法发展历程中技法上的东西交流和北朝晚期画家在写实状物道路上的宝贵探索。

    查看详情 >>
  • 盛世修典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

    时间: 2022年11月25日起

    地点:展厅四

    简介: 宋画、书法、宋刻本、宋代碑帖等,各类艺术和艺术载体在宋代都发生了深刻转型,“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名家竞出,百代标程。宋画题材之全,技法之精,与西方文艺复兴绘画一起,被尊为东西两大文明的视觉象征;书法自宋代始重意,确立了全新的美学尺度;宋代版刻与碑刻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结构的改变。作为第二届宋韵文化节的五大主体活动之一,本次“百代标程——悦读宋韵”主题展览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收录的部分宋画调色打样稿分主题进行集中展示,通过读画、读书、读帖、读碑,品读宋代艺术之风韵,人文气象之意韵,时代精神之气韵。

    查看详情 >>
  • 每页 6 记录  总共 2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5/5 跳转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

友情链接

  •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 中国博物馆协会
  • 国家文物局

关注我们

  • 馆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浙大紫金港校区  ( 邮编:310058 )

  • Tel:+86 (571) 87072306

  • Fax:+86 (571) 88981149

  • Email:zjumaa@zju.edu.cn

  • Website:https://zjumaa.zju.edu.cn

Copyright ©2008-2022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05435号-1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 管理入口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