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浙大东方论坛·文明之光讲座 | 长安与敦煌
【讲座简介】
长安与敦煌相隔数千里,丝绸之路将两地紧密连接起来,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两者在佛教东传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安是中国佛教的中心,敦煌是佛教东传中国的前沿。佛教东传之初,来自印度和西域的僧人要进入中国内地到达长安,必定经过敦煌,自长安出发西行求法的中国本土僧人也须通过敦煌去往西方。因此,这一时期的敦煌佛教因中外僧侣的往来交流而发展兴盛,不少外来僧侣在敦煌初步了解到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为到达长安后有选择性的翻译佛经、弘传佛教做了必要的准备。敦煌保存了相当多的来自长安的古代文献,而敦煌壁画中也有着大唐长安的历史映像。本讲座重点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玄奘·王道士·藏经洞文物之外流
二、沙州之长安乞经
三、敦煌本《李相公叹真身》与长安法门寺
四、敦煌收藏的长安文献及其相关问题
五、文化中心与敦煌石窟中的长安因素
主讲人介绍:
杨富学,现任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先后就学于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印度德里大学、英迪拉·甘地国立艺术中心,获敦煌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博士后。 社会兼职: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化交流学会副会长、甘肃省钱币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敦煌学、西北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科研项目等10余项。 出版《沙州回鹘及其文献》《回鹘之佛教》《回鹘与敦煌》《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印度宗教文化与回鹘民间文学》《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回鹘摩尼教研究》《从蒙古豳王到裕固族大头目》《敦煌与形成期的裕固族》《敦煌民族史探幽》《北国石刻与华夷史迹》《丝路五道全史》《霞浦摩尼教研究》等学术著作30余种,发表论文400余篇,序跋评论60余篇,译文百余篇。